top of page

江建平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學歷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專長

領導統籌、室內設計、建築設計

經歷

2020年~迄今 威毅建築營造團隊執行長兼公司監察人

1999年~2019年漢象設計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1986年~2010年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協同主持人

2006年~2012廈門黎得漢象裝飾設計有限公司負責人

1982年~1983年蔡榮吉建築師事務所


獲獎

2013第三屆金創獎公共空間類銀獎(作品:宏亞食品觀光工廠-巧克力共和國)

2012第二屆金創獎商業空間類銅獎 (作品:台創藝術生活館)

2011第五屆海峽兩岸設計大獎一等獎(作品:廈門嘉晟對外貿易有限公司/SONY STORE(Taipei 101)/上海淩華科技/玉山銀行創意中心)

2010台北市傑出室內設計公司公共空間類銅獎/辦公空間類銅獎/商業空間類佳作(作品:天母感恩堂/上海凌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ONYSTYLE 101B1)

2008亞太室內設計雙年展學院空間銀獎(作品:渣打國際學苑台北分苑)

2008台北室內設計年鑑公共空間類銀獎(作品:花旗銀行松江分行)

2005第二屆建築物室內裝修作品金獎(作品:花旗銀行台北分行)


證照

建築物室內裝修專業技術人員登記證


專業背景

台灣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第八屆副理事長

臺北市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第十三屆理事長

臺灣室內裝修專業技術人員學會理事

公共工程施工綱要規範技術審查委員


主要室內設計經歷

【臺灣】

  1. 企業總部及辦公室:中鋼總部大樓、聯華神通集團南港總部大樓、美國在台協會AIT高雄分處辦公室、玉山銀行總部大樓、臺灣國際商業機器(IBM)敦北辦公室。

  2. 高科技產業:台積電新竹廠區及三/四/五/十/十二P4/十四廠辦公室、南茂科技辦公室、日月光中壢廠辦公大樓、康寧玻璃中科廠、德律科技林口總部大樓、荷商艾司摩爾ASML林口總部大樓。

  3. 金融產業:美商花旗銀行全省分行、英商渣打銀行貴賓理財中心臺北分行、台新銀行財富管理分行、台新銀行全功能分行、玉山銀行臺北/台中/新板旗艦分行、富邦銀行全功能分行、陸銀交通銀行臺灣分行。

  4. 醫療安養及生技產業:雙連教會三芝老人安養中心、台中童綜合醫院醫學美容中心、益邦製藥竹南廠大廳及員工餐廳、台北長庚健檢及醫美診所、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美兆健檢中心北京/吉隆坡/海南島/廣東南沙、聖康達上海新江灣城健檢醫院、西安聖康達功能醫學暨健檢中心。

  5. 休閒及賣場:日月光土城We Mall購物中心、日月光國際家飾館汐止展覽館賣場、日月光國際家飾館高雄展覽館賣場、SONY索尼直營店臺北101/西門店/復興店/高雄漢神店、臺北101商場6樓尊榮俱樂部、宏亞巧克力博物館、大溪花海農場建築及景觀設計。

  6. 公共空間:中鋼集團企業展示廳、麥當勞叔叔基金會內湖兒童之家、天母感恩堂、三峽北大行道會、美國AIT高雄辦事處。


【中國及海外經歷】

西安聖康達功能醫學暨健檢中心、上海聖康達長海健檢醫院、美兆馬來西亞吉隆玻健檢中心、美兆北京/海口/南沙等健檢中心、淩華科技上海廠辦、統寶光電南京廠辦。

建築工程經歷

  1. 高科技產業:中鋼總部大樓集團會館、華邦電子內湖總部大樓、致伸實業內湖總部大樓、致伸實業平鎮廠房、利泛科技廠房。

  2. 商業空間:B&Q特力屋新莊店/南崁店綜合賣場、萬客隆南崁店/五股店/內湖店/中和店/高雄店/高雄二店/台南一/台南二店綜合賣場。

  3. 休閒育樂: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南橫梅山中心、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水產試驗所澎湖水族館。

  4. 其他類型:台南科學園區景觀工程暨第一期標準廠房、新竹科學園區第十期標準廠房、國立交通大學學生第十三宿舍、國立海洋大學學生宿舍、國立中正大學總圖書館、中國文化大學曉風紀念圖書館/博物館、中原大學體育館。

江建平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Interior Design,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TEL: 03-265-6201, 03-265-6202
E-mail: interior@cycu.edu.tw
Dept. of Interior Design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32023  No. 200, Zhongbei Road, Zhongli District, Taoyuan City

Our Philosophy

1. to respec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eek harmony between people and themselves
2. To be truly successful as long as one can realize one's potential
3. pursuing mutual growth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an attitude of mutual love and respect
4. to test creativity with hands-on experience and to move out of the classroom to the real world

Link / Language
  • Facebook
bottom of page